人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所記述的歷史可謂跌宕起伏,精彩紛呈,但是大部分人也就把目光放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往往忽視了科技這條線,而科技對文明的推進又是如此的重要。
如果對比一下從公元前后一直到工業(yè)革命開始之前人類的生活水平,你就會發(fā)現,不管今天歷史學家如何分析王朝和世界興衰背后的政治和軍事原因,其結果就是普羅大眾的生活沒有多大改善。
但是,自從人類進入科學理性時代,開始了工業(yè)革命,一切就都改變了……
我們對力量還是一無所知
公元元年,古羅馬的人均GDP大約為600美元;1700年過去了,歐洲大陸上經歷了羅馬帝國的興衰和漫長黑暗的中世紀,無數英雄人物輩出,可直到工業(yè)革命之前,歐洲人均GDP僅僅增長到800美元左右。
翻轉地球到另一端,在古老的中國情況類似,西漢末年人均GDP為450美元左右,1800年后的康乾盛世時期才達到600美元左右。而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后,歐洲的人均GDP在200年間增加了50倍,這個結果,足以證明科技的力量。
那么,為什么科技能夠對人類文明的進程推進如此之大呢?
吳軍博士在新書《全球科技通史》講到,因為科技是幾乎唯一能夠獲得“可疊加式”進步的理論,這也是古往今來科技史的精彩之處。
縱觀歷史,世界文明的成就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是今天沒有人敢說自己的詩寫得比李白、杜甫或者莎士比亞好,沒有音樂家敢說自己超過了貝多芬或者莫扎特。
可今天的物理學家卻敢非??隙ǖ卣f他們的研究超過了牛頓和愛因斯坦,任何一個三甲醫(yī)院的主治醫(yī)生都敢說他的技術超過了50年前世界上最好的名醫(yī)。
這就是疊加為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底氣和原動力,因為“疊加”令每一次文明進步都精準地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對未來的理解才更有把握。
厲害的人有厲害的方法
古希臘人很了不起,被推崇為哲學霸主、科學鼻祖、藝術宗師、文化旗手,現在很多商業(yè)大佬都自詡是古希臘人的粉絲。少有人知的是,希臘人的文明大都是建立在新巴比倫人的基礎上的。
在數學、天文學、藝術、建筑等核心學科上,新巴比倫人有著從0到1的突破,為什么能被古希臘人搶走風頭呢?原來,新巴比倫人缺乏思辨能力和抽象的邏輯推理能力,雖然他們總結出了很多知識點,卻沒有系統(tǒng)地發(fā)展出科學。
而作為“學生”的古希臘人則善于歸納和演繹,并把經驗上升為系統(tǒng)化的理論和科學。這么看來,新巴比倫人是因為缺乏科學思維而吃了虧。
大數學家笛卡爾是科學方法論的提出者,他揭示了科學研究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普適方法,同時還總結出了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問題是笛卡兒之前的科學家并非不懂研究的方法,只是他們了解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自發(fā)形成的,方法的好壞取決于自身的先天條件、悟性或者特殊機遇。
勒內·笛卡爾(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
這些條件常常難以復制,以至科學的進步難以持續(xù)。
好在笛卡兒改變了這種情況,令后來的科學家自覺遵循這個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科研的效率??茖W步入新時代,開始從“大約”地觀察進化到“精確”地計算。
現在回頭看笛卡爾提出的規(guī)律和步驟,就算不是從事科學研究,依然非常有幫助——嚴密的邏輯下有著豐富、有效的行動路線圖,所以掌握科學思維的訓練方法,對人的幫助非常大。
在科學上我們強調從實際出發(fā),不做任何主觀的假設,要根據事實,通過邏輯得到結論。這樣的結論是摒棄了偏見的結論,是可信的、可重復的和有意義的結論。所以科技的發(fā)展,離不開這種尊重客觀事實的做事方法。
人類每一個故事里都有科技的內核
回望全球科技的發(fā)展,一種新的技術從理論到應用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以大家都熟悉的電來舉例,從1820年奧斯特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到西門子發(fā)明直流發(fā)電機,前后相隔46年,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普及,則要67年之久。
即便是現在,從理論到應用的時間也要在20至40年左右。
通過科技改革來提升工業(yè)水平和生產力水平,這需要足夠的時間、耐心和定力,靠熱錢炒概念收割韭菜的模式僅是曇花一現,或者說只不過是資本泡沫。
能夠活下去、活得好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定跟新科技、新產業(yè)牢牢綁定的。
近年來,全世界出現了一種科技虛無主義和反智的傾向,社會上出現了一種娛樂至死的思潮,值得我們警惕和反思。
美國一些科學家嘲笑總統(tǒng)特朗普缺乏科技知識,甚至反智,但是恰恰是這位沒有科技知識的總統(tǒng)知道科技的作用,并且致力于改進中小學的STEM教育,同時在移民的配額上向大學中學習STEM的外國學生傾斜。
STEM是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學科,這些學科的基礎培養(yǎng)正是科技發(fā)展的底層框架。
就在前不久,清華大學2019年度自主招生取消包括人文與社會類、法學類的文科專業(yè)自主招生名額,招生政策上更為傾向于數學、化學、物理、生物方面表現卓越的學生。
不難看出,全球的政策制定者也在著力培養(yǎng)、貯備科技型人才,并在社會上樹立一種崇尚科技的精神。
人類是善于虛構故事的生物,但要對抗娛樂至死思潮和科技虛無主義,故事里必須有科技的內核才行。
“劍”指未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時刻在引爆一些技術革命,但科技史一把雙刃劍,2017年全世界專利申請的數量超過800萬件,除了數量驚人,科技讓我們感到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汽車、基因編輯、大數據醫(yī)療、區(qū)塊鏈和虛擬貨幣等,我們在媒體上每天都能看到這些概念,但是它們意味著什么?
為什么會一夜之間冒出來?對我們的生活將產生什么影響?今后還會出現什么新的技術名詞?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也讓當下的人們產生了很多焦慮和恐懼。
要想緩解和消除這種焦慮和恐懼,就要直面科技,完整、系統(tǒng)地了解科技發(fā)展歷史,了解科技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在歷史上,科技對文明進程的推動作用,雖然不能完全判斷未來的模樣,但至少能知道未來的走向。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任何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需要放到一個大的歷史時期、一個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中去考察,才能看出它的意義,這也就是所謂的大歷史方法。
大歷史強調放眼整體,雙眼盡收一張大圖景,不過分關注細節(jié)。
尤其在全球化趨勢不可逆的當下,以大歷史視角看問題變得亟須而迫切,單一的國家或民族,孤立的學科知識已經無法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和挑戰(zhàn)。
四百多年前,英國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喊出“知識就是力量”,它成了隨之而來的歐洲理性運動的宣言。這句話至今依然振聾發(fā)聵,也是對人類文明史最好的詮釋。
當我們翻開科技史,梳理人類文明,不難發(fā)現,歷史總在重演,科技永遠向前。
——文章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