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觀點:先“明道”再“優(yōu)術”!
時間:2015-06-12 來源:
華商智業(yè) 作者:華商智業(yè) 點擊:977次
按照傳統(tǒng)的國學:企業(yè)經營管理有三步“取勢明道優(yōu)術”。
一般的理解就是:與時俱進最為重要,做一個時代的企業(yè),不可與時代背道而馳。因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者昌,逆者亡”,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估計大家都能理解。
明道就是遵從規(guī)律,順應民心。大道至簡,敬天愛人。德操是任何企業(yè)的正道,盡管“人間正道是滄?!?。
優(yōu)術指的是優(yōu)化實現目標的方法和工具,是具體的策略,里面有弄巧的成分也無可厚非,因為術可以變化,可以找到捷徑。
今天我們來探討的是后兩者:明道和優(yōu)術。
那么,我們來看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典故,這個典故目前爭議頗多,我們今天的視角是從企業(yè)管理來透視,絕非借古諷今。
宇文泰,一般人不太了解,這可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字黑獺,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實際統(tǒng)治者,西魏禪周后,追尊為文王。前人評價說宇文泰兼有曹操和劉備之長,也就是說心黑不讓孟德,臉厚豈遜玄德。他手握西魏王朝權柄,殺罰己出,但自己并沒有做皇帝,而是把帝位留給了兒子,這一手和曹操還真有點相似。就連他的長相也和劉備有一拼,也是大耳垂肩,手長過膝,說他兼有曹操和劉備之長,也不算過譽之語。
當宇文泰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挾天子令諸侯”之時,遇到了可與諸葛亮和王猛齊名的蘇綽。這蘇綽也是一號人物,深通人情世故,宇文泰向其討教治國之道,二人在密室中促膝長嘆三日三夜。 宇文泰問蘇綽如何牢牢掌控官吏。蘇綽說:“用貪官,反貪官”。
宇文泰大驚,問蘇綽何以如此?
蘇綽答:“你要想叫別人為你賣命,就必須給人家好處。而你又沒有那么多錢給他們,那就給他權,叫他用手中的權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處了嗎?
宇文泰問:“貪官用我給的權得到了好處,又會給我?guī)硎裁春锰???/span>
蘇綽答:“因為他能得到好處是因為你給的權,所以,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好處就必須維護你的權。那么,你的統(tǒng)治不就牢固了嗎?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沒有貪官維護你的政權,那么你還怎么鞏固統(tǒng)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著不解的問道:“既然用了貪官,為什么還要反呢?”
蘇綽答:“這就是權術的精髓所在。要用貪官,就必須反貪官。只有這樣才能欺騙民眾,才能鞏固政權。這有兩個好處:其一、天下哪有不貪的官?官不怕貪,怕的是不聽你的話。以反貪官為名,消除不聽你話的貪官,保留聽你話的貪官。這樣既可以消除異己,鞏固你的權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對你的擁戴。其二、官吏只要貪財,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貪財為藉口滅了他。貪官怕你滅了他,就只有乖乖聽你的話。所以,‘反貪官’是你用來駕御貪官的法寶。如果你不用貪官,你就失去了‘反貪官’這個法寶,那么你還怎么駕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擁戴,他不聽話,你沒有藉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會引來民情騷動。所以必須用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隊伍,使其成為清一色的擁護你的人?!?/span>
他又對宇文泰說:“還有呢!”宇文泰瞪圓了眼問:“還有什么?”蘇綽答:“如果你用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辦?”
宇文泰一驚,這卻沒有想到,便問:“有何妙計可除此患?”蘇綽答:“祭起反貪大旗,加大宣傳力度,證明你心系黎民。讓民眾誤認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責任都推到他們的身 上,千萬不要讓民眾認為你是任用貪官的元兇。你必須叫民眾認為,你是好的。社會出現這么多問題,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執(zhí)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問:“那,有些民怨太大的官吏怎么辦?”蘇綽答:“宰了他,為民伸冤!把他搜刮的民財放進你的腰包。這樣你可以不負搜刮民財之名,而得搜刮民財之惠。總之,用貪官來培植死黨,除貪官來消除異己,殺貪官來收買人心,沒貪財來實己腰包,不聽話的反,民憤大的反,百姓贊揚你反腐敗,百官懼怕你反腐敗,民心和權力就牢牢掌握在你的手里。這就是玩權術的藝術。
”
用貪官,反貪官,所以貪官越反越多。
蘇綽所用的方法是明道還是優(yōu)術呢?顯然是優(yōu)術的方法,因為他自己也承認“這就是權術的精髓所在”。
很多人在驚嘆蘇綽的驚人的洞察世事的能力和他無懈可擊的計謀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擦亮心境,引以為戒。蘇綽所使用的無非是“雕蟲小技”而已,絕非是正道和大道。
明道和優(yōu)術有先后之分,必須先明道,再優(yōu)術。
優(yōu)術有時強調技巧,在政治上使用這個計謀可以得一時之勢,但無法得長久之安,西魏禪北周(建立者為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后,北周王朝只有短短24年的歷史,足以說明了這一點。
政治如此,企業(yè)管理更是如此。規(guī)勸企業(yè)管理者千萬別玩弄權術,而是要謀大道,踏踏實實的做實事,不可與員工斗心計,否則最后就是玩火自焚。
電視劇《天道》中所言: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
可見,先明道,才優(yōu)術,否則優(yōu)術無道,必有余孽無窮。